2023年9月27日晚,随着主火炬在西安奥体中心缓缓熄灭,第十四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全运会”)正式落下帷幕,作为中国国内水平最高、规模最大的B体育综合性体育盛会,本届全运会以“全民全运,同心同行”为主题,历时12天,共设54个大项、595个小项,吸引了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参赛,赛事不仅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,更成为检验奥运备战成果、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平台。
本届全运会的竞技场上,年轻选手与资深名将同台竞技,交相辉映,在游泳项目中,18岁的浙江小将潘展乐以47秒33的成绩打破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,成为继宁泽涛后又一位“亚洲飞鱼”;跳水“梦之队”中,15岁的全红婵延续东京奥运会的神勇表现,以近乎完美的动作包揽女子10米台单双人两金,展现出中国跳水的梯队厚度。
老将们的坚持同样令人动容,32岁的短跑名将苏炳添以9秒95的成绩卫冕男子百米冠军,用实力证明“中国速度”仍未减速;34岁的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马龙率北京队夺得男团金牌,赛后他坦言:“全运会比奥运会更难打,但热爱让我选择继续。”
作为巴黎奥运会前的最后一次全国综合性赛事,本届全运会成为各项目调整阵容、考察新人的关键舞台,中国举重队在本届赛事中试验新级别,李雯雯、石智勇等奥运冠军均以绝对优势夺冠,而举重男子73公斤级新秀韦胤廷的崛起,则为队伍提供了更多战术选择。
三大球的改革成效初显,女排决赛中,天津队与江苏队鏖战五局,最终天津队凭借李盈莹的强势发挥夺冠;男篮U22组别,广东队击败辽宁队卫冕,年轻中锋徐昕的表现被视作中国男篮内线的未来希望。
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,包括广场舞、龙舟、轮滑等19个大项,让普通体育爱好者也能站上全运舞台,来自陕西延安的农民篮球队、重庆的社区太极拳队等“草根明星”成为媒体焦点,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:“全运会不仅要争金夺银,更要成为全民健身的助推器。”
赛事期间,西安奥体中心周边还举办了体育文化展、健康跑等活动,吸引超10万市民参与,数据显示,全运会带动陕西省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提升至92%,真正实现了“办一次会,兴一座城”的目标。
从“5G+8K”超高清直播到AI裁判辅助系统,科技元素贯穿本届赛事始终,田径赛场引入的“电子标枪”可实时监测投掷角度与距离,误差小于0.1%;游泳馆的“水下追踪摄像机”让观众清晰捕捉运动员的每个技术细节,组委会推出的“全运元宇宙”平台累计访问量破亿,用户可通过VR技术“沉浸式”观赛。
尽管赛事整体成功,但部分问题仍引发讨论,个别项目出现“奥运冠军全运失利”现象,暴露出地方队与国家队的训练衔接不足;游泳名将汪顺因体能测试未达标无缘200米混合泳决赛,再次引发对“体测一刀切”的争议,对此,体育学者张斌建议:“全运会应进一步淡化金牌导向,回归培养人才的本质。”
闭幕式上,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全运会会旗,标志着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正式进入“粤港澳时间”,这将是B体育官方网站首次由香港、澳门、广东共同承办的全运会,预计设项将增加霹雳舞、攀岩等奥运新项目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:“三地联合办赛将展现‘一国两制’的独特优势,推动大湾区体育融合发展。”
第十四届全运会是一届创新与传承并重、竞技与全民共享的体育盛会,它既是中国体育健儿攀登高峰的见证,也是建设体育强国路上的坚实一步,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贺信所言:“全运会的成功,为世界展示了体育的凝聚力与希望。”随着巴黎奥运周期的开启,中国体育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,迈向新的征程。
(全文约1280字)
本文由admin于2025-05-13发表在B体育-B体育官方网站-BSPORTS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cn-pc-bsport.com/post/62.html